Medium 中文社群有人稱作「米店」,是近兩三年來中文作者篇好發表的平台之一,我也在一年多前跟上了這個風潮,但最近我刪除了原先在上面的 Publication,同時也調整了經營的方向,因為我發現,在我的使用狀態中,Medium 相較於一個平台,更適合擔任作者聚集的社群媒體。
過去一年,我在 Medium 上的足跡有限,但也同時加入過 Membership 與 Partner Program,一個是能夠看收費文章的資格,一個是獲得用文章收費的資格。
老實說,這兩個我都沒有做得很好,看的文章數量不多,然後我雖然具有資格,但因為也沒有填稅務資料,所以也無法開啟收費文章,當然我也沒有真的想要,也真的沒有將任何一篇文章收費。
原先鴻鵠大志,創建兩個 Publication 希望幫自己寫的東西分流,但其實真的完成的文章屈指可數。當然其中有很多原因,這也是我最近在整理的議題,然後就把所有的 Publication 關閉。
這一篇其實主要想要把,當時思考 Medium 的可用性以及最後為什麼決定改變,而又將改變成什麼方式呢?
Medium 是近年來走入 Web 3.0/4.0 的時候,廣受討論的平台,他跟過去很不一樣,我們都把文章跟社群分開,因為社群無法提供好看的文章排版,好的平台卻又沒有足夠的社群力量,明顯的例子就是在 Facebook 讀長文很痛苦,但寫在 Wordpress、Blogger 等平台寫的文章,轉到社群媒體時,主動觸及率往往一片慘綠。
Medium 是 Twitter 創辦人之一所設計的服務,希望透過好的文章質量,創造各個作者相連,去成為類似一本本的雜誌的網站。這一點,當你加入 Medium Mebmership 之後,感覺會更明顯,每週都會收到 The Editon,編輯幫你選文推薦。
看到上面,大家應該可以發現一個對中文作者來說的問題—Medium 的設計出發點是「英文」—也就是說對於以中文為創作主體的人,實際而言,跟其他的寫作平台差異性會瞬間縮小,由於英文的思維,導致能夠挹注中文作者的推廣、社群等資源有限。
從另外一個地方,也可以發現對於中文的支援度不足。在我使用的經驗上,不管是顯示中文或想要透過中文回覆文章、以中文命名 tag 等,都很容易出現錯誤訊息。很多次用中文回覆文章到一半會跳出錯誤訊息,我只能整段複製,重新整理頁面再貼上。
中文顯示的上,手機 App 閱讀的時候,中文會被砍頭的情況,持續也沒有改進,顯示這個平台,目前針對中文支援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強,但看到懸殊的作者比例,我覺得不僅只是中文,可能要耕耘英文外的語言,短期將難以看見。
回過頭來說,使用 Medium 也帶給我不同的觀點與看法,過去十幾年來,我的寫作都以 Blogger 為主要的平台,龐大、很容易做得很「多采多姿」、放上無數的 widget、使用漂亮的模板、用不盡的網路資源的平台,但 Meidum 反其道而行。
從閱讀以及編輯體驗可以明顯感覺出來,整個設計是以「紙本出版」為核心概念,兼具質感與方便性,卻也造成了很大的侷限,整個平台,就算你交互各種樣式,能使用的格式約莫 20 餘種(包含部分支援的 Markdown 語法)。其中像很基本的改變字體顏色,字體底色(需要透過 highlight)目前都無法做到。
這樣的侷限有好有壞。好處在於透過這平台能夠藉由專業的 UI/UX 來達到一致的使用體驗;壞的部份,一言以蔽之就是失去了彈性。例如表格(需要以圖片方式後插入)、文字底色、插入的區塊(需要 Medium 預設有支援),而這一些對我來說,看似不重要,但有時候真的會用到。
能理解做為一個堅固社群以及文章出版的平台,對於平台內容的格式化有其必要性,且編輯器以紙本邏輯為出發點,能夠減少轉換成出版品的痛點,不過也犧牲了版面的多元性,在 Medium 上想要有更多樣式,除了用圖片取代外,目前別無他途。
為了增加作者的效益,吸引更多創作,Medium 推出了「Partner Program」,讓每個人提供的知識「有價」,利用特有的拍手機制,去創造每一個人在創作後的收益。
先把對台灣創作者的付款機制的不友善(我加入時 payonner 不支援台灣帳戶),我重新回去思考,**到底「知識有價」這件事情,是否一定要透過這個平台實現?**最近重新整理的過程我獲得了答案。
知識有價,但分享才是重點。傳播有價知識的渠道,應該跟分享的分開。
以中文知識經濟的大宗「得到」來說,先不論商業模式,平台的定位就是以收費為導向,而且善於區別作者取向,提供不同的內容與服務形式。例如,創辦人羅胖(羅振宇)專心做行銷,提供免費內容,再找「大家」、「網紅」提供更多的收費內容,然後創造出一年的專欄、電子書、有聲書、技巧課、大師課等等。
從這邊我能發現,在同一個平台上,想達到分享與成功的商業模式很有挑戰。**我認為,在同一個平台上,無法明顯的區別下,部分開放文章收費,創造的不是商業模式,只能說是一股可能的現金流,也就是俗稱的打工。**目前的商業模式上,除去廣告商的挹注,知識經濟最好的方式之一是訂閱,而且平台多為跟原始分享平台的區隔,例如阿滴英文(YouTube vs. Pressplay)、美的好朋友等。
目前,我還沒有穩定創作,也未開始有知識經濟的商業模式(講座、課程、訂閱文章等),以現況來講,我對於「發表文章並透過平台賺錢」的需求度非常的低。重新評估後,我需要的平台是以分享為主,且中文分享為核心,Medium 的收費文章優勢對我而言,反而起不了作用。
因此,我選擇重新思考如何使用 Medium。
首先,既然身為一個平台,對我來說諸多的限制,平台我就應該外尋,去找一個更符合我想要的平台,我轉進了 Hugo。
其次,從品牌經營的角度,我應該要持續創造識別度,當然自訂網域很重要,在現況 Medium 並不打算友善的提供這個環境,那勢必得另尋他法。
第三,以社群的觀念來看,Medium 在寫作群體裡面,的確有著難以取代性。聚集了一群很用心寫作的朋友,提供了一個有良好閱讀體驗(中文尚須加強)、無廣告且文章種類豐富(以英文來看)的社群平台。
所以即使不以 Medium 為重要的文章平台,適時發文,並透過社群導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這也是我想要測試看看的。
透過 Medium 來讓更多人發現我的文章。
在這個觀念底下,未來 Medium 的內容會是個「引子」,透過引子讓更多人認識我,進一步點入觀看文章,了解更多的內容。同時,我也會把自己一寫比較雜記的心得,統整放在 Meidum,去整理數位足跡,也同時達到分享的效果。
這次的嘗試,期待透過社群的力量,讓許多不同的人,一起發現我,聚集在所創建的個人品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電子報,也請不吝留言鼓勵、討論或分享到自己的社群中,文章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分享、引用請依授權規定,並附上原文連結(按右鍵複製連結):自我成長|把主站搬離 Medium 的理由以及未來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