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ncen WB1, Wirobrajan 10010, DIY

(+68) 120034509

info@yourdomain.com

數位生活|後 Notion 時代,我選擇用這三個 App 來替代

閱讀成本 5 分鐘 #數位生活

如同之前所說,過去幾年一直嘗試希望能夠有一個單一個筆記軟體,去囊括自己所有的需求,本來以為 Notion 可以完成自己這一點的想法,但用起來總是不那麼的順手,我自己後來評估,速度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因為所有需要的事情都被記錄在上面,如果開啟的速度慢,在心理上我就會產生一種不想使用的感覺,當然每個人心裡的感覺都不同,不過這是我反覆思考為什麼,當大家都說 Notion 很強大好用的時候,我卻選擇不再使用。

所以,當我要慢慢把 Notion 所建立好的模組移出來的時候,「速度」成為了我非常重視的一個項目。

重新檢視我需要的使用情境最後我透過「Agenda」、「AndroMoney」、「時間塊」,三個不同的 App 來達成轉移的任務。

這一篇會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挑選的過程以及獲選的重點,以後再持續地跟大家介紹使用的心法。

從 Notion 搬出來後使用的三個 App
從 Notion 搬出來後使用的三個 App

Agenda:最接近「子彈筆記」思維的筆記 App

這幾天在整理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很早就已經下載使用過 Agenda,紀錄上是在 2018 年 6 月 5 日,根據我的印象那時候我並沒有使用多久,就刪除了。

算算時間點也是接的很好,因為 2018 年中 Notion 開發出來,然後我在沒幾個月後就開始使用來當作我的主要筆記軟體。

當年會沒有使用 Agenda ,是因為這個 App 對我來說致命的缺點:「速度」。

Agenda 在當年的那個版本,目前網路甚至都沒有記錄到,看起來應該是很初始的版本,使用中文筆記的時候,連打字都會延遲(lag)。

這個問題在英文筆記的時候不會發生,但是當使用到中文筆記的時候,真的在上面打每一個字都是等待,那種伴隨著手眼不同步的痛苦。

打了一個字大概要等一秒才會出現在螢幕上面,對我來說「速度」這個元素如此重要,用了沒幾天發現不是硬體的問題,是軟體設計的問題,我就毅然地離開了。

但這次剛好跟上了最新的版 Agenada 11 釋出,根據官方說法從 Agenda 9 開始就有大幅度的優化,至少我目前用起來甚少會感覺到有速度的延遲。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也曾經轉換使用 Bear、Sorted3,也考慮過使用 Things3 等已經很多人使用的筆記、代辦事項管理 App,但最後我還是落腳了 Agenda。主要原因如下:

  1. 免費服務支援的功能多,免費也能夠跨設備同步;
  2. 對原生的 iOS/iPadOS/MacOS 支援度高,例如提醒事項、日曆間的完美整合;
  3. 支援的功能多,可以客製化的程度高(與 Bear、Sorted3 比較)。

所以我將「行事曆」、「重要事項提醒」、「子彈筆記與其他筆記」、「專案管理」以及「資訊整理」都從 Notion 轉移到 Agenda。

時間塊:廣受好評的時間管理工具

會轉換 Notion 到其他軟體,主要也是因為看了許多時間管理的書籍,陸續幾個月的時間,我嘗試透過 Notion 去做時間管理,也透過機制創造一套紀錄工具。

使用 Notion 創造的時間管理與專案管理結合系統
使用 Notion 創造的時間管理與專案管理結合系統

本來是想說要能夠同時規劃時間也記錄時間,雖然系統上的連動性很好,卻怎麼用都不順手。

直到後來看了《時間都到哪裡去了?》,裡面的時間淨化系統讓我恍然大悟,對時間管理有另一層的體認。

時間管理的重點是檢討你用掉的時間,不是不斷的規劃怎麼使用時間。

所以,時間管理的重點是在記錄時間,在現在高速變動的環境中,真的要把預期的時間安排好到每個細節,反而是會讓自己不斷感受到無法掌握的挫折。

當把時間管理看成是「後設」的思維的時候,「紀錄」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回想起來,我之前曾經讀過的一本書《要忙,就要忙得有意義》,裡面有一張表,把時間以0.5小時作一個分隔點。剛好與時間淨化系統的概念不謀而合。

時間紀錄表格,擷取自《要忙,就要忙得有意義》一書
時間紀錄表格,擷取自《要忙,就要忙得有意義》一書

這個分隔的時間段單位,也促成了我使用「時間塊」App,很早就在電腦玩物站長的網站看過介紹,以前一直覺得不合用,但經過這幾次的實際練習,發現符合了現在的使用要求。

  1. 操作簡單:可以透過幾個按鍵就完成時間紀錄;
  2. 圖表統計完整
  3. 好入手的價格,一次買斷台幣 $70

開始使用之後,有經歷過幾次的時間系統重新整理,之後再陸續分享。

AndroMoney:快速方便的記帳系統

另外一個我放在 Notion 也是使用最久的模組是「財務管理」,主要就是在支出以及信用卡帳單的統計,當決定要從 Notion 移出之後,我一開始是先使用 Number 去製作試算表,每日的紀錄則使用線上表單。

這樣其實裡面多了很多手動的動作,讓我開始研究不同的記帳軟體,原本很多人推薦的 CMoney帳本現在需要使用訂閱制,不符合我挑選app的概念

同時,研究了一些其他的記帳軟體,包含了秒數記帳、Ahorro、Money Manager。最後才決定使用 AndroMoney。

其實說真的,找尋記帳軟體花費了我相當久的時間,因為這是一個很不可逆的,很難把以前記下來的帳目都轉移,所以當然也希望不要有再次移動的情況。AndroMoney主要是他有維持一直的更新,更新頻率也算不錯,在需求面上也符合了:

  1. 記帳介面簡單直覺,實際測試五秒就可以完成記帳;
  2. 多帳戶管理,同時把銀行帳戶與信用卡一起整合;
  3. 預算控制與報表。

這兩個多月的使用途中,也是有不少變動,牽涉到帳戶與財富管理的概念,詳細的內容一樣慢慢再跟大家分享。


整體來看,這次的轉換大概陸陸續續花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期間包含決定轉換、找尋 app、開始使用,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確定未來的使用模式。

大概在第一個月使用之後,忽然發現真實使用起來,有些心態或心法(Mindset)需要調整。

配合上陸續看了一些書就,慢慢的歸納出自己想要的模式,當然最後有一段心情整理時間,這一段大概就陸陸續續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直到過了一個新年,慢慢的去了解到自己想要什麼,才定了下來。

後面會把所有的心路歷程慢慢整理好,陸續跟大家分享。

我把這一系列文章整理在下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電子報,也請不吝留言鼓勵、討論或分享到自己的社群中,文章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分享、引用請依授權規定,並附上原文連結(按右鍵複製連結): 數位生活|後 Notion 時代,我選擇用這三個 App 來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