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忽然有一個想法,把很久之前就有人分享過的《雙蛋俠客團》影片看完一輪。之前對於這些影片我是看不下去的,但不知道為什麼前天晚上有寫這一篇文章的想法,昨天就直覺想要看完它。
踏入身心靈的學習已經五年多了,我很慶幸沒有固定一個體系的學習,而是各種都接觸一點,很多時候都想著是時候分享給大家自己的過程,但這五年來總是沒有辦法開展,剛好最近有些想法加上看完影片,讓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很想要用科學化的方式解釋身心靈,希望淡化大家認為裡面的神秘的色彩,嘗試過用很多方式,不管是閱讀腦科學的文章,或者研究身體結構,或者其他現代所謂的科學方法。
然而,不管怎麼做,總是有一些事情是沒有辦法被解釋的,或者應該說是有很多層面可以解釋的。記得有一天,我參加了一場 SRT 老師舉辦線上討論,她明確的指出的確有通靈的成分,我以為我會很排斥,但後來變成我很想要了解為什麼這樣說。
那時候的想了解,直到這幾天看了雙蛋的影片,我找到了很好的解答,因為如果不是通過靈體的幫助,這一切我們難以知道、難以做到的事情,為什麼變成透過工具或者一套系統就可以知道了呢?
**裡面必然有現代科學可以解釋的地方,但存在用現知的科學無法解釋的地方。**在使用這些工具、系統的時候,靈體的參與是一種現實存在的,也是我們必須要承認的。
有很多人,會開始進一步的討論,如何應該要通道好的靈,去避免壞的靈干擾我們。但我卻有了一個新的觀念跟想法。
知道通靈,並且承認這是一個事實,就已經夠了。
對我來說,當承認這個事實的存在,就會有相對應的方法,你可以花時間繼續討論靈的好壞,但這一切要人去掌握或者做些什麼都太難了,因為我們不能改變一個存在的事實,反而我想要談的是另外一個議題。
再次提醒,通靈是一個事實,但我沒有想要討論靈的好壞。
多數時候,使用這些工具一定會有「目的」,可能是我們很想知道未來、或者想要放下一些一直縈繞心頭不去的過往、抑或是想要去改變什麼。裡面包含了很多,我們不清楚怎麼發生,找不到邏輯或者解釋的狀況。
在生活中,遇到這個情況,我們一定會抱持高度懷疑,想說你說的是真的嗎?有些比較激動的人,會直接棄之如敝屣。但這情況到了身心靈、宗教、信仰,很多時候就出現了跪異的改變,從高度懷疑變成百分之百相信。
為什麼?
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大家就不會高舉懷疑的大旗,直接棄械投降,去相信工具傳遞出來的訊息?
可能是因為被說中了一些自己沒有透露到事情;可能是因為太想要那個美好的未來來到身邊;可能是真的感覺到放鬆以及被療癒。可以有數以千百萬計的可能,讓我們在那一刻深深地忘記自己擁有懷疑的權利。
這是很麻煩的事情,當你忘記了懷疑,就失去了人生的自主權。因為你會相信這一切就會如剛剛那幾十分鐘、幾個小時所形容的,會等待、會期待、會說服自己,很多主動的積極面就在那一刻轉化為被動的靜止狀態。
你的身體雖然還是如常活動,但心裡已經成為了一個植物人般的存在,重病臥床,任人擺佈。
想像一下上面那句話的畫面,就跟一個被宣佈腦死的人一樣,大腦無法如常運作,多數人應該都不喜歡吧!
所以,請善用你懷疑的權利,即使工具帶來的呈現在精確,你可以讚歎好準、好神,但最後請一定要實實在在地用嘴巴說出:「真的嗎?」或多去思考其他可能性,並說出:「為什麼不行。」
說出來會讓大腦有意識的聽進去,讓大腦從腦死的狀態被刺激一下,降低任其擺佈的可能性。
學會善用懷疑之後,下一步通常就是很多迷惘的產生,那我該怎麼辦,可以怎麼做?
最近剛好經歷過一場很奇妙的塔羅牌解讀,在歷時一個小時的過程中,個案不斷想要確認心中想要知道的資訊,把一個問題換了三、四種不同角度問。
他喜歡我嗎?他是認真的嗎?真的想要跟我在一起嗎?未來在一起會有好結局嗎?
就這樣重複了半個小時,換了無數個角度,只是想知道對方是不是合適的伴侶、是不是應該繼續相處下去。
其實,在解讀前我已經先問了,如果算出來的不是你想要聽到的,你就會採取相對應的措施嗎?例如就不要聯絡之類了?
我在這邊就不公佈我收到答案,但或許你看到上面這樣的過程,多少可以猜測出來。
這不是單一個個案出現過的情況,很常出現,只是嚴重的程度不同,就是不管看到什麼故事,都決定選擇繼續照自己的模式走下去。
我都會在這時候提醒一件事情,這是我從工具上看到的,但你是可以選擇的,換個方式過生活,換個方式、作法去面對你今天帶來的問題。就像你習慣穿鞋先跨右腳,你也可以有意識的改用左腳,重點在你是否意識到了。
「沒有意識到」不代表「沒有選擇」!
因為那是你的人生,你隨時都有機會選擇怎麼度過你的人生,我也曾經迷惘以及鬼打牆過,所以更明白整個過程。回過頭來看,才會發現每個時間都是一個選擇,只是推託到我沒有辦法,這樣會讓自己舒服一點。
但請不要忘記,人生是你自己的,每一刻你都在做選擇。
最後,回到為什麼我並沒有多著墨靈的好與壞。不是這件事情不存在,而是「你真的想要把自己的人生就交給不是自己的角色決定嗎?」
如果不是,如果我們都有人生的自主權,那何必花這麼多的時間討論其他角色的定義呢?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電子報,也請不吝留言鼓勵、討論或分享到自己的社群中,文章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分享、引用請依授權規定,並附上原文連結(按右鍵複製連結): 身心靈|使用身心靈工具,請不要讓「心」成為「植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