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ncen WB1, Wirobrajan 10010, DIY

(+68) 120034509

info@yourdomain.com

自我成長|Medium 很好,「但是」我決定跟他說掰

閱讀成本 4 分鐘 #自我成長

離開了 Medium 寫作的環境,重新架設這個網站(部落格)未來六米,裡面講到了很多原因,但兩個月之後,我決定要把 Medium 的寫作內容完全終止,並且減少閱讀裡面文章的次數。

為什麼?

其實我近幾個月已經很少使用 Medium 了,剛好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說明了一些出走的狀況,裡面有幾個點,我看到之後才發現,真的跟我感覺越來越像,加上看到相關文章也慢慢產生,不禁思考著到底想要的分享方式是什麼。

然後,我選擇了不要再花時間經營 Medium。主要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在於,跟我想要的東西以經不同,可能是因為 Medium 為一個持續發展的平台,會開始有不同的政策,加上也是需要盈利來面對投資者,漸漸就發現,跟我一開始加入的理由已經不同了。

我將會從「主頁給我的演算法偏誤」、「作者社群本質的消失」與「收費文章的未來侷限」講講,為什麼我會做這個決定。


演算推薦的侷限

演算法是近幾年時不時就會出現在新聞標題的字詞,可能是說 Facebook 又開始改變演算法,所有小編又要激勵過一次陣痛期;說大數據分析瓦厚督瓦後,能進一步克服演算法找到受眾等。

但 Medium 對我來說有個長期累積的問題,我本身是一個很愛亂看東西的人,但我的首頁長期以來都被一些「個人成長」、「每天寫作」、「生產力(productivity)」等文章佔據,等於他給我的推薦,非常的單一化。

而同一類的文章,一定有一個局限性,就是最後總是千篇幾律,最後就不吸引人看了。隨性閱讀個性使然,Medium 的推薦功能,邊際效益就這樣遞減了下來。

於是我就除了已經訂閱的以外,更少去看首頁推薦的文章。在 Medium 閱讀的功能,對我來說不如轉到 RSS 閱讀器或 Facebook。

畢竟 Facebook 有時候還會推薦一且很不同的粉絲頁文章,不會流於只有單一或者少數種類。


社群本質的消失

Medium 是由 Twitter 共同創辦人 Evan Williams 成立,並且擔任 CEO 到現在,一開始是希望能夠提供更專注在文字的共創型平台,同時具有幫大家聚眾、集粉,透過分享文字的過程,一方面也讓大家又更多的連結。

沒錯,聽起來要做很多事情,但本質就是在創建一個「寫作社群」並希望提供電子出版的質感,所有的內容都是原作者創作、他提供寫作、置放文章的空間。讓大家有機會發現不同的內容,所以創作了首頁的文章瀑布牆、訂閱作者、訂閱 Publication 等功能。

但最近幾個月,首頁跳出來的幾乎 80% 或者高達 90% 都已經是透過 Partner Program 發表的文章,以目前機制來看,每個月每個會員前三篇免費,其餘就是你要付費成為 Membership 才能無限制觀看。

可能是在投資者的壓力下,需要有能獲利的商業模式,所以需要增加收益來源,意即 Membership 族群的擴大。

但因為我並未續約 Membership 的資格,所以大多數的文章並不能直接點進去看,超過四分之三以上的資訊對我來說,形同虛設,標題在吸引人,能看的有限,遠遠就離開了原始想要達成的社群概念,漸漸地走向了一個封閉性的社群制度。

當然從開放走向封閉,從免費走向付費,代表對我來說使用上的成本也墊高了,要無痛體驗整個平台,以目前的狀態來說,重新續約 Membership 以收看付費文章的動力並不大。


付費文章的極限

近兩個月開始,所以發表文章都會告訴你,可以使用這一篇文章增加收益喔!甚至在四月的時候,我的發文還會預設是收費文章,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設定錯誤。

發表文章的頁面上方會一直有個貼心提醒:「可以開收費喔!」
發表文章的頁面上方會一直有個貼心提醒:「可以開收費喔!」

在一開始提到的文章中,進一步指出:「沒有開收費的文章已經很難被推上首頁」、「會有 Medium 勸流量大戶開收費,如果不成就有近一步想要『談合作』」。

目前看起來 Medium 並未想要積極置入廣告,等於付費文章、Membership 將成為收益的支柱來源,長期觀察中文創作者來看,收費文章本身就有局限,我追蹤的作者 Evonne Tsai曼努分別對於收費文章的制度有不同看法(可參考為什麼我不參與Medium付費牆寫作計畫koom)。

我的生活模式比較像是前者,對於直接從 Medium 文章產生收益,並不是我主要的目的。如此看來,以 Medium 長期經營的商業營利來看,這並沒有辦法享受到更多的紅利。


小結:轉向關注主體性(個人品牌)

總結來說,Medium 最吸引我的社群功能,已經逐漸在消逝當中,尤其是在中文社群這一塊,已經弱化到一個程度,目前更逐漸地走效益遞減的情況,對於一個能夠自架站的人說,我覺得是時候轉而關注想要的模式。

就像之前以 Medium 為網站的「吐納商業評論」近期文章內容,很大部分僅在 Medium 進行導流,然後就請大家到主網站看更多。等於重新拿回了營運的主體權,建立個人品牌,而不是依附在一個文章的聚眾平台之上。

但我覺得,經營 Medium 在考量 SEO 的情況下,你放類似的文字仍然會影響搜尋的排名,且時間也會有額外增加,在成本效益分析上,現階段看起來,是可以被放置的選項。

接下來,會花點時間把發表過的文章,原版轉放置在「未來六米」上,也一步步將原本的文章修改連結到網站中。

至於閱讀習慣,目前透過 Facebook、RSS 閱讀器,加上電子書、實體書都已經有很大的滿足。未來實驗後再慢慢分享出來。

最後不免俗說一句。

Bye Medium~

我把這一系列文章整理在下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電子報,也請不吝留言鼓勵、討論或分享到自己的社群中,文章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分享、引用請依授權規定,並附上原文連結(按右鍵複製連結):自我成長|Medium 很好,「但是」我決定跟他說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