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ncen WB1, Wirobrajan 10010, DIY

(+68) 120034509

info@yourdomain.com

身心靈|我們都高估了未來,低估了現在

閱讀成本 4 分鐘 #身心靈

前幾天,看到一個臉友跟情人分手了。故事軸線大概就是因為來台灣留學的生涯準備要結束,回國氣氛越來越弄濃厚,遠距離戀愛的考驗轉眼而至。

所以對方就說了一句:「這樣的距離沒有未來。」

談到「未來」,這兩個字就好像一顆核彈頭,引爆了兩人之間的原子彈!我無從得知更多的細節,只能在片段文字中摸索:「到分隔兩地的那天起就分手。」、「不讓我陪你到最後嗎?」兩個人似乎正在揣摩的那個將要來臨的「那一天」場景,但剛好期待不同,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

或許分隔兩地的故事不常上演,但現在跟未來在心中打架的情況,卻是天天都會在許多人心中持續個幾回。

我們都不自覺高估了自己

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很不容易專心的人,每一次開始要專心的時候,總是會有一個「未來事件」來到心中。例如開會時,想著要怎麼回應;中午吃飯的時候,擔心著下午工作進度;晚上睡前,還在思考明天甚至更久之後的事情。

就這樣,變成一個自己也很容易厭倦的情況,身體也更加疲累,因為耗費了兩倍的心力在過每一個瞬間。

心理學家對瞬間的定義大概是 3 秒。如果我們做事情的時候,總是想著別的事情,每個瞬間可能就需要 6 秒的精力,原本一天 24 小時,扣除睡覺的 8 小時外,原本的 16 小時,會瞬間縮短了一半,變成只有 8 小時。

看起來很簡單的數學問題,卻實際上簡單的統計出了一個現實,為什麼每個人都覺得時間好像不夠用。

試想,你生活中所有事情都需要做兩次,看電影要看兩遍、洗碗要洗兩次、一本書要讀兩回。除了覺得很累以外,人生也耗費了多一倍的時間;反過來講,人生其實少活了一半。

我自己本身也困在這個問題中很久,不僅只是實際面的工作問題,也連帶地影響了生活的各種層面。每天都覺得加倍的累,因為心思全部都在亂飛,沒有停留在此時此刻之上。

以為透過聰明才智,可以成為金庸射雕英雄傳筆下的周伯通,善於左右互搏之術,左手跟有右手能夠同時做不同的事情。但現實是,我們往往高估了自己,人很難「同時專注」在兩件事情上面,且一起把他們做好。

大腦中不簡單的數學公式

從科學觀點解釋,大腦雖然只佔了人體重量 2%,但卻使用了全身 20% 的耗氧量,氧氣主要由血液進行輸送,而在大腦運作時,血液只能夠集中在一個地方。當你專注在聽的時候,大腦就會集中去聽覺處理區;當你想要寫作的時候,大腦就會集中認知處理。

用現實生活的舉例:當你在生氣,你就不可能冷靜。因為腦的血液全部都去到了杏仁核,沒有機會讓皮質啟動思考。拉更遠一點,當我們執著在討論未來的時候,當然也就沒有辦法去看到現在。

如果我們嘗試做兩件事情,用數學來算,應該是每個事情把原本的 1(專心),分成兩個 0.5(分心),實際上並沒有這麼簡單。

如果大家有運動的習慣,當你站上跑步機,同時滑手機,進行這種雙機運動的時候,你往往會發現,不是跑步的速度慢下來,就是手機上說了什麼記不起來。

在心理層面也是一樣,當你不斷地去看到未來的可能性時,你往往會忽略現在的你能夠做什麼!

所以上面所提出來的數學公式:1 = 0.5 + 0.5,一個專心可以拆成兩個分心,並不成立。

實際的運作情況更可能是:0.5 + 0.5 但人不可能為了下一次著墨甚麽,如果我們在現在都不做任何舉動的話。

從今天開始試著練習專心

這種時候的解法很多,但我想大家普遍會聽到一種說法「活到當下」或「活在當下」。看起來很宗教性的用語,但卻是可以落實在生活中的練習。

究竟什麼是當下?還記得上面我提到的那個「三秒鐘」嗎?當你把生活的每個時間點切割為三秒鐘,是否專心就沒有這麼難了。

時間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邏輯概念,他是充滿著流動感的,當你說過了一秒鐘,其實那一秒鐘已經成為了過去。那個我們無法再去做什麼的過去,在這樣的先天限制之下,活在這一個三秒鐘更為重要。

嘗試用三秒鐘的概念去面對人生的每件事情,在爭吵的時候我們就好好吵架;在跟伴侶相處的時候,就好好相處;在吃飯的時候,就好好地咬每一口食物。

當然不是說不能做其他的事情,而是我們明確的認知到一個真相。

我們可以同時做很多事情,但是只有一件事情能夠叫「專心」。

其他事情不是要你分心去做,而是在專心之外的都可以忽略。例如運動的時候聽音樂,就算沒有聽音樂也沒有關係;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就算沒有看懂電視的新聞也沒差。

再去體會,如果這麼多「配著做」的事情都沒差,是否我們還要配著做呢?讓生活產生更多的選擇權,這也是拿回自己力量的一種方法。

最後,最近好像有許多人會面對許多感情課題,忽然聽到一首好聽的歌,一起聽音樂吧!

我把這一系列文章整理在下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電子報,也請不吝留言鼓勵、討論或分享到自己的社群中,文章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分享、引用請依授權規定,並附上原文連結(按右鍵複製連結):身心靈|我們都高估了未來,低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