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對自己來說,有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成為一個能夠使用數位工具的工作者,所以也相繼添購了不少軟硬體,但日子久了才發現一件事情,清單內有很多都不曾好好被使用。
其實我本來對這件事情是沒有好好體會的,直到今年開始慢慢的整理,才發現原來很多在清單內的東西,其實我根本一年只會用到一次,甚至根本不需要使用。
這一點在硬體上面的情況比較少,畢竟過去幾年來買的東西也逐漸下降,我想這是蘋果系列產品的一個好處,買了一個產品,如果沒有太多的升級需求,在使用面上是可以用很久的,畢竟 2011 年買的 Macbook Air 11 目前也還在服役中。
不過,這方面跳到了軟體上,可就不一定了。很多我下載過的 App 即使放在手機之中,使用的頻率也是低得可憐,有些甚至我可能真的一整年都沒有去使用過。
這是單指看數位生活中使用的軟體跟硬體的區別,如果進一步去看生活的其他面向,我真的就被自己嚇傻了。
我有很嚴重的「堆積」的習慣。
不知道從哪個時候開始,我買東西會習慣能夠買兩份以上,好聽一點叫做以備不時之需,但其實認真的思考,很多東西最後都沒有遇到那個「不時」,所以就也沒走到了「之需」的地步,現在有一個我十幾年前買的京都版星巴克保溫杯,還好好的躺在我書櫃最底層的箱子之中。
但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行為,從來沒有好好在看到過這行為帶來的結果,當然也沒有機會去看看為什麼。
這是一個我最常用來說服自己的理由,但其實背後很的原因是被習慣綁架了。
認真思考,在現代化的社會之中,缺貨這件事情本身有許多意涵,其中很大的意涵就是這個產品不再被市場喜愛,不然產品應該是會不斷延續。
舉例來說,3C 迭代使很多產品進化,手機由功能型演變到智慧型,但即使智慧型手機已經主導市場,功能型的手機卻也沒有消失,甚至之前還有一波復古潮,NODIA 3310 華麗轉身,重出江湖。
軟體上面,好用的軟體仍是會帶著一樣的步調前進,不好用的軟體可能會被停止開發。
生活必需品更是一開始就是百家爭鳴的時代,例如不會只有一個衛生紙的品牌,不會只有一家泡麵,市場一定有許多罐頭、泡麵食品廠。
這樣的現代生活,除非你堅持同一個一模一樣的品項,不然其實要面對到「沒有貨」的局面,是非常難的。
端看品項,的確可能會有很多東西要用的時候找不到,例如我現在就是很想要吃統一肉燥麵,或者我現在就很想喝一罐香香蜜豆奶,更或者我現在就很想要用某一牌的鋼筆寫字。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度的指定就成為了找不到的關鍵。因為品牌、項目的專一性,高度的指名,就是會在某個時間點找不到這個產品。
但如果換個角度,從功能面上來看,這故事就會有不同的變化。
**在專業分工的時代,要找到一個產品完全沒有替代物,是很難的一件事情。**經濟社會的簡單供需理論上,需求產生必然會有供給面,等於有市場就會有不同的產品競爭,除非是高度的專利,例如藥物之類的。
而「臨時」要用,重點其實不是要用什麼東西,是臨時這件事情,在這個情況下時間的效率是需要高過一切的,替代品的可行性就高了許多。
用生活化的例子來舉裡,例如剛洗完澡,我們沒有了大浴巾,很自然會考慮小毛巾或者舊衣服來把自己的身體擦拭乾淨。極端一點,上完廁所沒有了衛生紙,也會積極想辦法找到一個可行的方式。
因為在那個時間點,重點已經不是使用了什麼,而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可以完成怎麼樣的功效。
這裡還有一個我用來說服自己的理由,就是產品的珍貴與稀有性,因為買不回來所以應該要多買。
行銷學最常使用這樣的方法,告訴你限量、紀念等的行銷字眼,也以這樣的態度去行銷產品。
過去我都往往會陷入這樣的行銷陷阱之中,買到限量、紀念的東西,第一天就束之高閣,放著不用,因為用掉就沒有了,不用就不會有用掉的問題,也可以規避掉使用後壞掉的風險。
但長期下來,以台北市的地價一坪幾萬的空間上,房間就會從舒適的睡覺地,慢慢變成了倉儲貨櫃,然後就變成老物集散地。
更有可能的是,那些不斷被累積不想弄壞的東西,隨著歲月的累積,自己會慢慢的崩解。這一個我自己最大的體會是「鞋子」,現在很多都使用環保材質使用,你只要幾個月甚或一年沒有使用,在使用的時候,穿那一刻就瞬間理解自然分解不僅僅只是一個廣告用語。
然而,人的記憶會隨著時間老化,人的個性也會隨著時間成長,加上科技不斷迭代的情況下,收藏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式,如果今天是一個會壞的東西,就代表著設計的時候,就把毀損的可能考慮進去了。
既然毀損是產品的一環,其實我們要不斷地避免,甚或因此買了第二個、第三個,買一堆,都不是在發揮物品的功能,只是用買保險的概念安慰自己,而且這個保險還會貶值。
在最近,我就曾經陷入瘋狂找不到東西的窘境之中,因為我在香港買的一隻只有國外才買得到的滑鼠,不見了,那個滑鼠的功能很專門,也沒有辦法被取代。
到現在幾個月過去,我還是沒有找到那個滑鼠(Citrix X1)。總是在想起他的時候有點悔恨,有一點覺得可惜,因為真的好貴,而且很難在台灣買到。
認真的算了一下,我大概使用的機會不超過五次,以價格 540 港幣來說,一次使用大概 110 港幣,如果我沒有在家中某個角落在找到它,那這個數字就這樣定了。
這個價值跟價格的衡量,是不是符合我心裡的預期,我覺得如果這樣就偏貴了,所以我很積極的想要找到,去把這個產品用到符合我心中的價值,可能至少用個一年上百次,每次使用 5 港幣的話,完美!
這個心情的轉折,讓我發現了一件事情:
東西的價值是在你使用的那一刻才被展現!
所有你放著不用的東西,其實是沒有辦法展現價值的。小到你手上的一支筆,大到居住的房子,都是因為人們開始使用它,所以才開始有了意義與價值。
而囤貨的心裡其實是這樣的,你不在乎是否有價值,因為你更關注的「購買」的這個行為以及「擁有」的這個狀態,沒有使用也沒有關係,因為擁有的狀態在你心中呈現了一種價值。
但其實,食物好不好吃、東西好不好用、車子好不好開、房子好不好住,你不會在擁有的時候就能夠體會,你更多的時候,是要在使用過了才會知道。
試想,你會留著不好吃的食物、繼續用不好用的東西、開著隨時可能熄火或有異音的車子以及住著下大雨就會漏水的房子嗎?
在有能力的範圍你,我想答案顯而易見,上述的問題都會被否定或者拒絕。不過,當你只囤積不使用的時候,你就不會知道對你來說是否適合,更無法去制定你的主觀評價,去判斷哪些是真的有價值、且可以放在身邊使用陪伴的。
這才是囤貨最可怕的地方,讓你失去了判斷能力。
我也是一步步慢慢分析才發現,原來是這樣子。所以下定決心,想要把身邊的東西好好用一遍,從下定決心到現在,其實用到的可能都還不到十分之一,但至少為了自己能培養判斷能力,我會繼續嘗試下去。
很幸福過去的一段很長的日子裡,當我想堆積的時候,我還有能力去多買一兩個我想要的東西。也很慶幸,能夠有足夠的空間去堆放這些,帶著許多我猜測可能性所累積下來的物品。
期盼我們不在過著囤積的生活,而是一步步豐盛那個累積的人生。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電子報,也請不吝留言鼓勵、討論或分享到自己的社群中,文章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分享、引用請依授權規定,並附上原文連結(按右鍵複製連結):生活駭客|在現代,我們還需要囤積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