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ncen WB1, Wirobrajan 10010, DIY

(+68) 120034509

info@yourdomain.com

生活駭客|我怎麼選擇 App〈五〉可不可以再簡單一點?

閱讀成本 6 分鐘 #生活駭客

上一篇講到有一個星期都沒有寫作,做了很多整理,也開始了一次次地換新的過程。必須要說,汰舊換新是個不簡單的過程,對我來說比較難的是汰舊,換新基本上幾乎是天天都在發生的事情。

但後來我發現,只放新的進來,沒有把讓舊有的東西退休,其實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而且會把生活過得很碎片化,資料散落在各地,東一點、西一點的情況,我自己是深感困擾的。

以前,我很想要找到一個一站式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但在這幾年的時間下來,忽然發現,這個要求不是做不到,畢竟有很多軟體都可以完成多重任務,但其實並不適合我自己。

我是一個很「容易膩」的人,所以對於沒有辦法持續產出、新的東西不來會有一種天生的緊張感。經過很久的時間體驗,我才發現這一點跟一站式解決方案,有所違背。因此,過去幾年,我總是在很多不同的 App、服務之間轉來轉去。〔參考這一篇:使用的服務/工具一覽

這個發現引導我重新思考:「什麼樣的基礎,能夠滿足屬於『容易膩』的人?」進而心中浮現一個很有趣的問句:「可不可以再簡單一點?」

在分享故事之前,先用我自己的答案破題:「可以!而且簡單很美。」

其實,看起來簡單的答案,我花了很久的時間,是花了很久時間才慢慢體會出來,當然在不同的 App、服務繳上了學費,總算能夠找到方向以及架構。

簡單令人不被困住

我曾經買過一個時間管理的軟體 Amos 時間志,大約使用兩週的時間,我就沒有使用了。使用時間短卻印象深刻,因為在過程中間,那種掙扎跟找不到用法的心情,難以忘記。開發者定位全面、細緻、易用,包含了七大主題功能,我用起來卻很崩潰。

因為把事情都放進去也不是,不放進去又覺得好浪費,畢竟都買了這麼強大的軟體。

這樣的心情發生過無數次,在使用 Notion、Agenda 等筆記軟體,Clockify、timetrack.io 時間管理的時候,都出現過。

功能很強大,總覺得什麼沒有用上都是一種浪費!自己就被困在裡面動彈不得。這樣的經驗,令我想通了:「我喜歡自己組合事情,不是想用一個被組合好的方案。」

就像我喜歡使用 Markdown、Hugo 等,原始又不失彈性才是重點,簡單的基礎,配合上自己的流程,設計出屬於自己的模式。

這一點,只有簡單做得到。

我可以專心地把一個功能好好的放進去,免去煩惱其他地方好像也是可以,會不會放在那邊比較好。

最近我從 Agenda 把筆記系統轉出來了,思考點就是因為這樣。很長一段時間,我好想要把所有事情都放在 Agenda,以為統一管理會非常方便,但卻不斷地崩潰。

那種崩潰感是,覺得明明可以,卻用起來怎麼都不順手,經過一些沉澱後理解到:「不夠簡單。」

因為我其實還同步用了 Money、Noteshelf、TimeCamp 等軟體、服務,交錯在不同的任務之中,Agenda 看起來可以做所有的事情,但其實卻讓我覺得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到位。

簡單,就好像連連看中,每一個左邊的選項都可以連結到一個固定的右邊答案,一對一的相關,我不用想太多,但卻能夠把每個生活的任務,好好分配其中。

簡單使人專注

回頭講一段我使用 Notion 的經驗,在剛接觸 Notion 的時候,我覺得驚為天人,一方面沒有像 Evernote 的複雜感,又能夠整合很多不同的項目在其中,適逢正在尋找筆記軟體的時期。

慢慢地,我開始嘗試把許多事情都搬到 Notion 上面去,認為這應該就是數位助理最好解答。〔可以參考這篇:學鋼鐵人打造 Jarvis,創造你的數位助理

也把生活大多數的項目都放在 Notion 之中,子彈筆記、時間管理和財富管理等等,但後來感覺是愈來愈不順手,總覺得好像什麼都在上面,卻也什麼都沒辦法「好好的在上面」。〔延伸閱讀:後 Notion 時代,我選擇用這三個 App 來替代

現在想想,很大的原因是「當我一打開 Notion,帶給我的感覺不是一種專注的工作感,取而代之,一種不斷尋找的錯綜複雜襲來。」

總覺得,好像哪邊可以再改一點,這邊缺了一點什麼,先改好再說。

我以為的專注,取代變成了一種很多時候的發散。因為複雜的事情,存在太多種不同的可能性,所以我被分散了。

這是我的經驗,不代表其他人,也因此我不再使用 Notion。

如果聽過日本的「職人精神」,我認知的是一種很大的專注感,而且是不斷地從簡單中淬煉出來。曾經在電視日本台看過,有一種傳統技藝,是把木頭削成很薄很薄的一片,可以撚成包裝用的繩子。

一對老夫妻,這輩子就是在做這個事業,找木頭、處理木頭然後刨出薄如蟬翼的木片,看起來只是一個簡單的步驟,卻花費了一輩子把它做好。

很令人感動,也讓我印象深刻。

裡面沒有充滿複雜的學問,但一步步地做好,並且持續的往更好的方向邁進,這樣的專注力,正是奠基在簡單的動作之上。

這陣子,我也把一些複雜的軟體慢慢換成簡單的版本之後,感覺得到專注的魔力

那種做筆記就打開什麼,行程管理就開啟那個,財務管理只收攏在那邊,這樣的感覺,帶動的生活的次序感,也提高了專注自我滿足感。

簡單的軟體與服務

「簡單」這個概念聽起來很直觀,但其實總是缺乏定義這件事情。我覺得,從工具面來看,簡單會呈現在兩個地方,一個是開發者的概念還有呈現的方式。

通常,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開發者如果是希望簡單、直觀的創作出一個軟體、服務,那使用者感覺到的也會是如此。

也許是能量共振的情況,這次更換的過程中,簡單的軟體忽然都浮現在眼前,先整理下面的,然後宣告一下:「接下來這一年,就這麼定了!看看能用這些軟體跟服務創造什麼樣的可能性!」

Craft

專注在紀錄事情的筆記軟體,剛開始使用就覺得這是我正在尋找的,以文件為本的整理模式,再加上最新的功能,可以針對每天去做記事的管理。Craft 的出現,正是我真的能夠了解「簡單」的重要性,也開始轉移出 Agenda 的重要里程碑。

Airtable

這是一個非常知名的線上資料庫工具,有提供 iPad 的 App,我大概搜尋了很多不同的資料庫工具,最後還是覺得 Airtable 最好用。加上跟我等等要講的 Tally 能夠完全的整合,讓我就此拍板定案,開始深耕 Airtable。

Quire

台灣團隊開發的專案管理軟體,標榜「Unfold your idea!」,不過沒有中文見面。其實我也想過要用 Airtable 當作專案管理軟體,但後來發現 Quire 的邏輯其實很棒,而且使用 Quire 管理專案,讓我能夠把 Airtable 變得更簡單。

Taskade

很早就下載了 Taskade 在 iPad 之中,但到了透過簡單的想法,重新尋找專案管理軟體,適逢看到 Quire 收費的方案,發現非常的不友善,以及想要組建團隊的概念下,覺得 Taskade 更符合需求。

Whimsical

感謝電腦玩物的介紹,讓我跟 Whimsical 相遇,我曾經在《未來實踐家電子報》第五期中,引用一篇 Whimsical 團隊的文章,引發「少即是多」的概念,使用起來真的是完全解放大腦的一種暢快感跟舒適感。〔延伸閱讀:#5|用「少即是多」創造夢想之地

Tally

很好用也很方便的表單設計軟體,加上可以免費、完整的整合 Google 試算表以及 Airtable,尤其是還支援很多功能,未來相信可以運用在更多不同的地方。

還有很多自己最近加入的服務或者軟體,例如 Pomonow 2、Buttondown、Mimestream、NetNewWire、StreamYard等等,在這邊特別要感謝免費資源網路社群跟電腦玩物,透過瀏覽他們的文章,找到了很多很棒的工具,實現我所說的簡單。〔完整清單在這邊:使用的服務/工具一覽

好的,故事暫告段落。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面臨到不同的心境與規劃,剛好最近走到了簡單這個階段,但實際上所謂的簡單,絕對不是東缺一點、西少一塊,而是在最專注的過程中,提供了一種無限創造的可能。

我把這一系列文章整理在下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電子報,也請不吝留言鼓勵、討論或分享到自己的社群中,文章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分享、引用請依授權規定,並附上原文連結(按右鍵複製連結): 生活駭客|我怎麼選擇 App〈五〉可不可以再簡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