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這一段重新整理輸出跟輸入的時間,把一些曾經困擾自己的事情分享出來。而這裡面,曾經我問過自己:「到底要學到什麼時候?又是想要達到什麼程度?」
五年前,從塔羅牌的學習開始,開始慢慢的在身心靈領域,做了很多不同的學習。其實,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會覺得,這樣的學習歷程,應該是每個想要耕耘這一塊的人,都會有的經歷,畢竟每個我認識的老師級的人物,寫經歷都是在比長度的。
直到有一天,有超過一個人問我一樣的問題:「你學的這麼多,是有要做什麼嗎?」
本來我以為自己可以很簡單的回答,但卻好幾次,在回答的前一秒鐘,我有所遲疑了。
以前我都可以簡單的回答:「規劃第二人生。」但後來學習的範圍越來越廣泛,對於問題的答案卻變得迷茫了起來。
有鑒於被詢問,順手整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自己的身心靈的學習經歷,在整理的時候,也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習性。
有一段時間,我很喜歡一直上課,自己回想起來,大概是剛接觸的前三年左右的時間。
那時候,記得生活上的狀態,總是起起伏伏的,所以上課成為了一種很好的慰藉,會讓我有一種逃避的感覺。
每次參加課程,都有一種,我有在做什麼事情,有比昨天更好的一種感覺。
有時候,生活中會出先一段一成不變的日子,透過在不同領域的學習,代表了我有在積極地打破一成不變的感覺。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是小時候的至理名言,但也同會讓我們產生一種刻板印象,如果你不在學習的路上,就是退步的開始。
而過去的我,對於學習的定義是非常狹隘的,認為是學習是有一定的模式,做些不同的事情,不同的知識,才叫做學習。
這樣的定義之下,學習就是需要去參加一次次的課程,然後找不同的、新鮮的事情。
好的方面,也很感激,我有足夠的資源,大腦也有足夠的能力,在不同的領域之中,跨類學習;壞的方面,就是「找課來上」,變成了一種手段,去緩解知識焦慮的感覺。
當我覺得有點焦慮,深怕跟世界脫節的時候,或者對於現況感到焦慮的時候,就會去找課來上。
這很有效,那時候上課,要求自己要在固定的時候,去坐在一個地方,抄筆記、學習知識,上完的時候,焦慮感就不見了。
走到最近這一陣子,我比較少上課學習了。
我還記得,有一天我跟自己說:「我覺得我上太多課了」;而又有一天,我跟自己說:「我不想這樣上課下去。」
所以我就開始精簡了自己想要上課的心,以前可能是每一年想說,我一定要延續上著什麼,我應該要做些什麼課程的規劃跟安排,但今年開始,在還沒有第二波疫情的時間,我就只選擇想要上自己想要上的課。
當有了這個想法,內心著實翻騰了一陣子,因為要決定不要上什麼課程,對我來說是顛覆經驗以及困難的。
加上,總是理性思考的我,做一個改變總是需要理由。而最後我找到的理由是:
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其實都是一堂課。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電子報,也請不吝留言鼓勵、討論或分享到自己的社群中,文章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分享、引用請依授權規定,並附上原文連結(按右鍵複製連結): 自我成長|關於學習這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