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講過,剛好經歷了一段重整的時間,這幾天大概上都有些概念跟定下來,所以接下來想要分享一點紀錄,說不定未來也能夠當作其他文章的開頭。
不過在進入屬於工具之前,想要分享一下心路歷程。
我對於自己看法中,有一個項目叫做「容易膩」,所以常常在很多時候會去找一些新的,除了透過這樣帶來新鮮感,感覺有被刺激外,漸漸發現,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新的東西提供了一種:「我好像又更進步一點的感覺!」
然而,一次次的更換過程中,我發現這是一場催眠自己的騙局。這一點是由身體投射出的訊息察覺到的,因為好幾次在 Apple App Store 找新軟體的過程中,或在 Alternative、Producthunt 網站瀏覽,身體都有一種壓抑感覺。
所以我知道,一定出了什麼問題,也開始了這一次的大整理跟轉換,會轉換完全是出於巧合,是因為整理後,發現真的有些東西不再適合我自己,所以開始有了轉換。
每一個轉換後面都可能經歷好幾天,或者幾個月反覆的過程,很難統一在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今天先分享,我目前的定案。
最大的改變就是核心筆記軟體從 Agenda 轉變成為了 Carft,中間有很多因素,但我最近用 Agenda 用起來有點不順手,大概持續了幾個月,會有一種混亂的感覺。忘記在哪裡看到 Craft 這個軟體的介紹,用了幾天之後,就決定開始移轉。
移轉的過程有很大的疲倦感,這是很多斷捨離出現的時候,怎麼決定哪些筆記要留,又如何把一些原本都用 Agenda 管理項目,慢慢移動到不同的軟體之中,大概幾週的時間,邊思考邊動作,用了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完成。
成本:USD$44.99/年。
本來我想要用 Quire 進行專案協作,但隨著 Quire 前幾天推出了訂閱方案,讓我開始思索這件事情。我看了一下方案,因為我本身就是早期使用者,會覺得現在的方案是不友善的,讓我對於推廣有點卻步。
後來找到了 Taskade,先說明雖然都是主打專案功能,但設計概念跟使用方向都有所不同,後來我認為 Taskade 在使用上跟長期的經營上面,會更加符合我的需求,而且最近看起來對於繁體中文市場有經營的野心,在目標上更符合我想要的。
成本:USD$60/年。
我買過超過五個以上,使用應該有十個,可以做番茄鐘這件事情的軟體。PomoNow 是最近用起來覺得最簡單,也不用多思考的,它可以設定項目,但不會幫你統計太多,就只有番茄數跟任務數,但就我想要的使用方式來說,非常夠用。
成本:TWD$70/終身。
MWeb 我很早就已經買了,算是我開始使用 Markdown 之後,第一套買入的文書寫作軟體。但很快的我就停用了,因為舊版的編輯器會令對排版很要求的人,非常不舒服。但整個系統大翻新,升級到 MWeb 4 版本後,體驗大服務的升級。
iA Writer 是我後來寫文章的主力,在寫作上面的確是好用跟令人專注,之後我覺得如果是想要寫小說、長篇文章都還是可以使用。
成本:USD$19.99/終身。(僅列出 MWeb)
這個軟體聽過幾次,真的使用大概是上個月的時候,因為真的時間被切割的太零碎,想要系統化看一下。所以利用幾天的時間,把系統建立完成,應該就是這一波轉換潮的第一波,雖然停頓了一陣子去整理其他的部分,漸漸要開始回覆使用,好好看一下自己對時間的想法。
成本:免費。
我其實寫過一些關於行事曆軟體的文章,可以參考《曾經的美好App篇〈一〉日曆軟體》,最終定案的方向就是使用 FirstSeed 跟 Calendar 5,其實是跟上面 TimeCamp 都算是啟動這次大整理的開頭,最終也定下來持續使用。
成本:USD$19.99/終身(FirstSeed Calendar Mac 版本);TWD$990/終身(Calendar 5 iOS/iPadOS版本)
使用大概超過半年的軟體,最近因為核心筆記工具跟概念的轉換,才發現原來 Money 這麼好用,加上自己在《完全訂閱制》作者于為暢所寫下對於記帳的一些想法,讓我想到了一些可以使用的用法,打算實驗看看另外一種對於財富的看法跟管理方式。
成本:TWD$830/終身。
同時我也重新整理了資訊吸收的方式,才發現原來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在社群媒體,但其實好資訊是需要篩選的,而我回到了比較原始的接收方式,使用 RSS 跟 Email。
感謝免費資源網路社群的介紹讓我發現這個好軟體,本來我是使用 inoreader,但說真的廣告很惱人,加上介面看起來其實沒有很清新,所以一直想要換,也參考過很多文章,使用過 Feedly,直到使用了 NetNewsWire 才感覺到應該就是它了!
成本:Beta 版本,免費。
身為一個重度的 Apple 產品使用者,我並不喜歡內建的「郵件」,可能是多少不喜歡自己 iCloud 跟其他 Email 混用。
一直以來在 Mac 都使用網頁版本的 Gmail,最近感覺蠻吃資源的,再次感謝免費資源網路社群的介紹,不管是在速度或者版面上面,都滿足了我長期以來對於 Email 管理的需求。
成本:開源軟體,免費。
之前已經寫過不少文章,真的熱愛這種速度感,而且當每一個網頁都是HTML 的時候,未來性就非常的廣泛,因為可以放到任何地方。
Netlify 是發布網站的空間,這次改變比較多的是打算要把圖庫做個更動,從 ImageKit 轉換到 imgbb。
更多 Hugo 的相關文章請參考:
成本:免費。
Airtable 在當年我使用 Notion 之前,兩者就比較過了一次,如果你看過之前文章,會知道那時候 Notion 勝出。
但就像我過去一年多的時間,不再使用 Notion 後做了很多轉移,其中的資料庫的部分,最近認真研究後發現 Airtable 真的是個好工具。概念上大概是 Aritable 可以從表單輸入一直外包到跟其他系統的結合,然後以資料庫為核心,持續嘗試新的使用方法。
成本:USD$240/年。
Tally 在台灣應該不多人知道,這是一個表單工具,很類似 Google 表單,但從美觀度、功能支援等等,我使用的經驗都遠優於 Google 表單。目前正在計畫跟試試看,可以創造出一個購物網站的模式,進一步甚至是線上課程的應用等等。
成本:USD$290/年。
疫情造成了全球線上教學的盛行,StreamYard 也在這一波中,創造出了簡單好用的線上直播方式。我自己使用了之後,並考量到自己想做的事情,覺得 StreamYard 是一個既可以當作視訊會議工具,又能夠簡單創造直播效果的工具,配合剛好終身享受的年度訂閱折扣,順勢就先訂閱了。
成本:USD$200/年。
電子報是我正準備慢慢開發的產品,感謝暢哥的《完全訂閱制》跟雷蒙的《生活黑客之路》提供了很多啟發,本來預計使用 Buttondown 一個單人開發的工具,透過 Markdown 編輯內容,因為是工程師背景,整個工具提供很多客製化的服務。
不過在付款的前一刻,看到了電腦玩物有介紹一個服務,開發商 AppSumo 也同樣開發了一套電子報行銷系統 SendFox,成本跟需求對我來說更加平衡,尤其是提供一次性的費用,加值服務的部分也非常優惠,目前已經完成名單轉換,繼續使用。
我自己使用以來整合度很好,雖然在百家爭鳴之中,還是想要試試看使用這個方式建構自己的 Email。
成本:USD$120/年,依照訂閱戶收取一次性(One-time)費用
Whimsical 很早就聽過這個網路服務,本來會覺得好像沒有要用到,但最近重新使用的感覺上,發現原來花很多時間的事情,透過它可以變得很輕鬆,例如流程圖跟心智圖,雖然可能功能上比較簡潔,用起來卻是在速度以及掌握度上都很不錯。
同時有提供 Doc 的編輯,然後分享出去,並且提供 Comment 的功能,還有他可以自動嵌入 Airtable、Loom、YouTube、Vimeo、Canva,很足夠當作單頁分享的時候使用。
成本:USD$120/年。
竟然有產品製作的想法,我也順道確認了一下金流的部分,也是巧合剛好原本沒有在用的豐掌櫃要結束服務模式,順勢轉向了永豐個人收款服務,手續費比金流服務更加優惠。
我本來是使用綠界跟藍新,剛好最近我在看網路商城平台,發現PChomePay支付連的手續費率真的蠻優惠的,沒想到申請也非常方便,真的就是順勢一起轉換了過來。
漸漸地,我的數位宇宙就這樣構成了,每一個軟體都有一個相對應的事項。
設計這張表,對我自己非常重要,發現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混亂在想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需要先從哪邊開始。現在有了 Craft 當作核心工具,配合上數位宇宙的每個定位,可以梳理出一個順序。
舉例來說,現在我會把文章稿件在 Craft 編輯,然後轉送到 MWeb 進行 Markdown 修改跟排版的部分,像是加上 Hugo front matter 等等,再透過發布工具放到 Github,由 Netlify 部署。
上面的數位宇宙的表,就是使用 Whimsical 工具,使用流程圖的方式直接畫出來的,能夠直接嵌入網站,也達到同步更新。
大概先整理到這一邊,這是一個推展的過程,剛好到了一個段落,所以為此做個紀錄。
其實每一段的過程,都是一個值得去品味跟回顧的事情,但至少先跟自己說:「接下來的這些日子,我們先好好透過錨定的這個藍圖,好好使用吧!」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電子報,也請不吝留言鼓勵、討論或分享到自己的社群中,文章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分享、引用請依授權規定,並附上原文連結(按右鍵複製連結): 大整理與轉換的一點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