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讓我其實很困擾,過去幾年來不管換哪個軟體,都會遇到一樣的情形,直到最近轉換到很適合的軟體後,剛好遇到農曆新年,讓自己有機會慢慢品嘗、咀嚼,然後寫下心得啟示。
最近,適逢較長的假期,剛好自己也做完生活管理的 App 轉換,使用 timetrack.io 一週多,對於軟體面上來說,經歷過上次的轉換,已經達到目前使用最好的狀態。原以為應該都會一帆風順,開始透過每個工具,生活上的大小是,有一個很好的打理。
但是,我錯了。在假期當中,時間管理的軟體,正在崩解的邊緣。
我發現,我並沒有辦法好好地記錄時間,常常忘記要紀錄,也對於要把時間補上去,也不想做。
在今天早上,補完假期的時間規劃之後,慢慢也梳理原因,去思考:「為什麼每到假期,時間追蹤就會崩解。」在這邊做個紀錄跟大家分享。
回想當初,追蹤時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想要重整自己工作—提高效率、減少瑣事—去了解到底把時間花到哪裡去了。所以在內心中,時間追蹤是一種在工作管理的必要之事,而非一個生活管理的工具。
一旦放假模式啟動,內心隱隱作動想要離開工作狀態的心,會把所有「跟工作有關的事情」順勢推開。追蹤時間,會讓我覺得好像還在工作,排斥感就會油然而生。
重新回味《時間都到哪裡去了?》以及「時間管理就是人生管理」所訴說的概念,發現當中對時間管理的定義,是跨越場景的。
時間管理不是一種工作,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管理時間的目標不僅為了提升工作效率,我們在工作之外的人生長度,是工作長度的兩倍以上。如果只是用來記錄工作的時間,就真的太浪費了。
這一點,是我在從 Clockify 轉換到 tracktime.io 的時候發現的,因為介面上的不同,在做項目清整的過程中,「決定重要事項」這個心法,隨著整理越來越清晰。
從原本(可參考 Colckify 篇的內容)的每個類別再去展開,每次都使用三層的設計,改變成為把項目直接拉出來,直觀的點選每一個項目,就可以開始記錄,而不是在放在不同層級裡面。
其實在挑選的時候,也想了很久,想要設計一個自己喜歡的版面,讓版面看起來有系統,大概就這樣耗掉了一天的時間。總結起來,發現了一件事情:「在這上面的項目才是重要的,需要花時間的。」
時間是一種資產,花時間做的事情,就是對資產的一種消耗。
我們會思量怎麼花錢,會想要學會記帳。我們也應該利用同樣的角度,面對自己的時間花費,也應該是花在重要的項目。
而,現在我列出來的項目,才是我應該花時間去做的,時間紀錄,變成了一種資產配置以及投資,不是只是單純的生活流水帳而已。
timetrack.io 其中一項特點是,你可以再做的同時,點下開始記錄;也可以在做完之後,在沒有紀錄的空白時間插入。具備了「前置」與「後設」的兩種模式。
在假日每次都不想要紀錄時間,我發現,往往是因為我們假日的組織性,沒有如同需要上班的時間完整,所以記錄就看起來不完美。
曾經看過一本書《完成: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以實現的有效練習》,裡面解釋著完美主義這件事情,說道:
關於完成目標,完美主義告訴你的第一個謊言是:「如果事情不完美,就放棄吧。」
一天有 24 小時,但我們真實會記錄下來的時間,多數不會是滿滿的 24 小時,可能會有一點空白點,因為人本來就會有需要喘口氣的時間。
回顧自己之前的幾次時間紀錄,都覺得怎麼做不順手,正是因為太想要把 24 小時都記錄下來。帶著一種莫名的完美主義,期待能夠做到最棒的,反而是會以放棄收場。
漸漸地,發現時間管理,重要的是紀錄跟回顧,不是把時間分秒不差的都紀錄。
有紀錄,沒有回顧,會讓人持續力下降;沒有紀錄,則是連回顧都沒有辦法。
當我們鬆開對完美紀錄時間的不實際想法時,紀錄時間的壓力就會減輕,更能放鬆的在任何時間點,都讓自己回去看到自己使用時間的方式。
從最早的番茄時鐘,到現在轉用時間紀錄軟體,「時間」一直都是我想要管理,或者換個方式講,想要克服的一個生活議題。例如這次所說的假期一到,時間紀錄就崩解的情況。
思考每次的失敗、轉換、重啟,除了對軟體的看法以外,心中的想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幾次的轉換,學習到了用回顧的方式,好好品味遇到的困難點,忖度心裡想的事情,外在的呈現。
而時間會繼續走,紀錄也將是一條會產生不同品味的漫漫長路。
期待在路上更多的體驗與相遇,我們下次見!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電子報,也請不吝留言鼓勵、討論或分享到自己的社群中,文章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分享、引用請依授權規定,並附上原文連結(按右鍵複製連結): 生活駭客|逢假日就崩潰,時間管理系統給我的「啟示」。